【字体:
莱芜市委书记、市长梅建华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莱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8-08-14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政府网:梅书记您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您是如何认识这一重大工程的?

  

  梅建华: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指示要求,着眼全国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年2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吹响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7月初,省委、省政府组织党政考察团到苏浙粤三省,学习考察他们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随着各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对全省来讲,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责任,也是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推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要求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今年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对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山东发展的精准指导,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我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举措和具体行动,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重大政治任务。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抓住了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切中了我省结构性矛盾这个要害,找准了我省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根本,对于促进我省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创新力、赢得区域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对我市来讲,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莱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莱芜是典型的重化工业城市,过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推动和实现了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进步,这种发展方式带来的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现在,这条老路已经越来越走不通了,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培植新的发展动能。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们提出了“争先进位大赶超、加快发展走在前”的工作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市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机遇,也是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益、激发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从南方先进地区的实践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苏浙粤三省考察以及我市组织的苏浙两省五市考察,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这些地方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了前列,关键就在于他们新旧动能转换得快。无论是传统动能的改造,还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的培育,都见事早、行动快,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宏观层面上,这些地区无论是经济总量等规模指标,GDP增长等速度指标,还是税收占比等效益指标,科技贡献等质量指标,万元GDP能耗等生态指标,大都保持全面领先地位,摆脱了传统路径依赖。在中观层面上,这些地区的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创意经济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猛,“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培育新动能上抓住机遇,抢占先机,赢得了主动。在微观层面上,他们的企业量级规模大、层次结构优、业态模式新、发展活力足,既有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航母企业”,也有蚂蚁金服、滴滴打车、菜鸟网络等一批独角兽企业,成为引领动能转换的坚实力量。我们应当认真学习他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经验做法,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逐步实现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山东省政府网:我们了解到,莱芜市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梅建华:近年来,莱芜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高点定位,务实推进,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动力结构逐步转换。一方面,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弱化。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回落态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57.3%下滑到去年的43.9%。另一方面,新兴增长动力正在兴起。科技创新驱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2011年的14%提高到去年的21.36%,今年上半年达到23.88%。消费升级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全市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6.4%,较2011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对外开放拉动作用不断提高,引导支持企业主动“走出去”,全市313家企业在16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活动,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三次产业看,结构更趋合理,服务业无论是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得到较大提升,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6.7:60.5:32.8调整为去年的7.8:50.2:42。从产业内部结构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比如,工业内部,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应用,不断催生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共享经济、标准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三是供给结构加快改革。坚持“加减乘除”并举,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全市累计淘汰钢铁产能300多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07万吨,今年将继续压减煤炭产能30万吨。同时,针对钢铁产能,发展不锈钢、优特钢等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目前全市钢铁深加工能力达到500万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促进产品质量提升,近年来全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175项,拥有山东名牌产品38个。总体看,我市在化解供给结构与有效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政府网: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一步,莱芜市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有什么思路和打算?

  梅建华: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系列工作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抓好新旧动能转换这个总抓手、总牵引,做好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的文章,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工作中,要坚持高点定位,围绕建设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区的目标,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钢铁精深加工产业聚集区、粉末冶金新材料示范区、清洁能源产业聚集区、鲁中“文明·生态·绿色”建设先行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努力在推动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走在前列。我们将强化重点突破,以“三重”工程建设为突破口,聚力“三招”并举,强化人才、金融、财税、土地、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六大支撑”,带动全市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山东省政府网:梅书记,刚才您提到,莱芜要把“三重”工程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您能具体介绍一下“三重”工程的具体情况吗?

  梅建华:我们将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细化实化具体化,确定了“三重”工程,将其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第一个“重”,是“十五个重点产业集群”。立足我市产业基础、特色优势和发展需要,我们确定了需要重点培育的精品钢、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粉末冶金、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精细化工、节能环保、高档无纺布、先进塑机制造、无机非金属材料、节水灌溉装备、通用航空、特色农业等15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是我市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潜力所在,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第二个“重”,是“十个重点产业项目”。即莱钢钢铁产业提升工程、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基地、中德高端制造产业园、阿尔普尔中德清洁能源小镇、山东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园、正泰北方产业园、雪野湖健康旅游特色小镇等10个项目。这些项目投资较大,带动能力突出,是我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第三个“重”,是“十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即济莱高速铁路莱芜段、大汶河生态环境提升、城区外环路、鲁中铁路物流园、莱芜高铁新区等10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推进“三重”工程,我们按照“权责明确、综合施策、聚焦突破”的思路,研究提出了“十个一”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责任明确、力量聚焦、措施有效、落实到位。具体来说,就是:成立一个工作推进专班,即对各产业集群和项目分别成立一名市级领导挂帅、一个责任部门牵头、一套专职人员推进的工作专班,负责产业集群和重点项目的调度协调及综合服务。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即研究制定产业集群和重点项目年度推进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编制一个专项规划,即逐产业集群编制专项规划,研究产业年度和中远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配套政策和关键举措。搭建一个协同创新平台,即通过市、区、校、企共建模式,组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技术联合攻关。组建一个人才团队,即通过组织现有企业技术人员、外聘专家等形式,组建人才团队,研究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组建一个行业组织,即每个产业集群都组建一个产业联盟或协会,组织企业抱团发展,推动信息共享共用。制定一个质量提升方案,即逐产业制定质量提升方案,构建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建设一个检验检测平台,即依托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院所,共同建设产品检验检测平台,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共享。出台一套扶持政策,即深入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和项目建设需要,在财政、金融、科技创新、人才招引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制定一套考评体系,即制定出台“三重”工程考核实施办法,对各责任部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考核。

  山东省政府网:梅书记,您刚才提到的“‘三招’并举”具体指什么,莱芜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梅建华: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会议,对“双招双引”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市贯彻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莱芜实际,实行“三招”并举,即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宾引客,力求通过“三招”并举招项目、引人才、聚人气,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三招”是我市引进新变量、创造新组合、提供新可能、培育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持续加大“三招”力度,推动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向莱芜集聚,加快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围绕进一步招商引资,着力在精准上下功夫,把招商引资的主攻点聚焦到高质量发展上,落脚到重点产业集群上,邀请专业团队对每个产业集群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的产业链设计,制定完善产业招商指引,明确招商引资的主要目的地在哪里,重点企业在哪里,重点产品在哪里,重点技术在哪里,重点人才在哪里,投资团队在哪里,销售市场在哪里,据此搜索整理所有这些单位、产品、技术、人才的目录名单,逐个分析研判,确定最有可能达成合作意向的对象,确定谈判的方案,组成专业化的招商队伍,点对点地上门精准招精引准,确保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真正做好建链、补链、长链、强链的文章。着力在专业化上下功夫,组建专业招商团队,选聘高素质专业人才,专职、专业从事招商工作。着力在市场化上下功夫,发挥好重点产业基金的作用,吸引外来资金通过收购股权、资产重组等形式开展合作,实现招商引资效益最大化。着力在乡情亲情招商上下功夫,注重用好亲情纽带,利用儒商大会等契机,主动摸排对接在外的家乡客商、科研人员,引导他们积极为家乡做贡献。

  围绕大力度招才引智,我们组建了招才局,成立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出台了包括给钱、给房、给编制等政策措施的“人才新政20条”,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我们将在实施好人才引领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未来30小镇”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基础上,重点用好人才新政,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列出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产业领军人才三张清单,绘制与我市特色产业相关联的全球顶尖团队和领军人才分布地图,组建招才引智小分队实施上门引才,争取尽快吸纳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基础研发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围绕多渠道招宾引客,我们大力实施招宾引客“322”工程,通过发展全域旅游、节庆会展、商贸服务“三大产业”,打造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等软硬“两大环境”,强化政策、资金“两个支撑”,全市招宾引客工作效果初显。我们将继续把招宾引客放在重要位置,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优化消费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来我市旅游度假、学习培训、商务旅行、休闲购物、投资创业。

  山东省政府网:梅书记,围绕强化新旧动能转换的保障支撑,莱芜有哪些具体措施?

  梅建华: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类要素的保障。就莱芜来言,我们将突出创新和质量这两个关键,坚持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双轮驱动”,靠创新转换发展动力,靠质量赢得优势。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筛选一批成长性强的科技创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全力推动企业提规模、上档次。高水平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鲁中工业科学研究院、青科大化工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山东技术转移中心莱芜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创新共同体。大力引进高端产业人才,以高端人才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质量提升。坚持标准引领,健全完善鼓励企业“寻标、对标、提标、达标”的政策体系,着力打造一批质量标杆企业、质量创新型企业、质量成长型企业,推动“莱芜制造”升级为“莱芜智造”,推动经济发展迈向质量时代。加强品牌培育,制定品牌培育计划,把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和行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在市场准入、认证认可、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帮扶,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规模优势的新品牌。

  山东省政府网:梅书记,我们了解到,为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莱芜在创优发展环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这方面您是如何考虑的?

  梅建华: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这篇大文章。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莱芜实际,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下一步,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我们将按照“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是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牢固树立“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落实我市《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紧盯办好一门、一网、一次“三个一”,大力培育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我们将以“一次办结、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权责清单为基础,以流程再造为关键,以数据共享为重点,以“互联网+”为支撑,深入开展优化企业开办、优化不动产登记、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专项行动,加快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做到凡是能在政务大厅办理的事项一律进政务大厅,凡是能在网上办理的事项一律在网上办理,努力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同时,以“一次办好”改革为牵引,大力推动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变革,构建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清理不合理涉企收费,最大程度为企业“松绑”,为市场“腾位”。二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围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我们出台了《关于减文减会减活动转作风干实事抓落实的规定》,要求少发文、发短文,少开会、开短会,少出差、出短差,少应酬、办实事,不推诿、敢担当,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倡树实干导向,转变干部作风,推进工作落实,努力形成争先进位大赶超、加快发展走在前的良好局面。我们将以实施“三减”规定为突破口,持续抓好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深入一线搞调研上,用在走村入户解民忧上,用在招商引资跑项目上,用在服务企业促发展上,用在亲力亲为抓落实上,“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用会议文件的“降”换取工作标准、纪律要求和部署实效的“升”,使广大干部集中精力干实事抓落实。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体制机制。今年以来,我市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方面出台了多项规定。为鼓励干部干事担当,我们制定了《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完善容错免责、纠错防错、澄清保护等机制,严肃查处诬告诬陷和不担当不作为行为,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保驾护航。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我们改进考核办法,强化正向激励,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有舞台、受褒奖;建立末位淘汰制度,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让位子、受警醒;强化容错纠错,让敢担责敢创新的干部没顾虑、没包袱。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完善这些规定,加快形成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体系,以干部良好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市经济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抢抓机遇,担当作为,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山东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