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省金融办主任刘晓谈聚焦聚力新使命 实干苦干促发展 全面开拓全省金融改革发展新局面
时间:2018-10-09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今天,我们就山东金融改革发展相关情况,采访了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刘晓同志。

  山东省政府网:刘晓主任,您好。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和引领作用。请您介绍一下我省在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晓:去年以来,按照国家有关部署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求,持续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银行融资主渠道作用发挥较为明显。省政府与国开行、农发行、工行、建行、中民投等10余家大型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3万多亿元,取得了良好成效。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行业领域优势作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实体经济平稳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今年8月末,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95063.5和76295.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4044.8亿元和5302.8亿元。二是直接融资方式进一步拓宽。着力加强区域资本市场建设,增强直接融资多样性与有效性。今年前8个月,全省新增直接融资3028.41亿元;8月末,全省上市公司、“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分别达到295家、624家和4056家,分别比年初增加1家、33家和662家。私募市场和股权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截至8月末,我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524家,基金实缴规模1876亿元。三是保险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前8个月,全省实现保费收入2164.48亿元,同比增长5.3%。农业保险实现“扩面、提标、增品”,农业大灾保险已在全省20个种粮大县、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中逐步铺开;安全生产责任险在医疗、特种设备、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领域稳步推进。保险业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山东省政府网:深化金融改革的目标,在于转变金融发展方式,激发金融发展活力,这对于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长远意义。我省在推进地方金融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晓:近年来,我省以培育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坚持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并重,不断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实现较快发展。全省农信社银行化改革全面完成,引导农商行系统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截至8月末,全省农商行贷款余额11449亿元,较年初增加1008.5亿元。我省城商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金融支持。截至8月末,全省城商行贷款余额6733.7亿元,较年初增加852.1亿元。我省首家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开业运营。鲁证期货、山东国际信托先后在香港成功上市。二是推动地方金融组织持续提质扩面。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机构坚持以支农支小为服务重点,不断稳健发展、做优做强,有效纾解了“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截至2018年8月末,全省小额贷款公司达到419家,发放贷款382.75亿元;全省448家民间资本管理机构投资额299.7亿元,78家民间融资机构成功对接金额20.03亿元。融资担保行业减量增质,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全省419家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余额达到1221.48亿元,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达到17家。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今年前8个月全省权益类交易市场实现交易额1822.3亿元。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稳步推进,试点范围和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截至8月末,全省获得信用互助业务试点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12家,覆盖116个试点县(市、区)和14个开发区,县域覆盖率达到94%,累计互助金额1.87亿元。三是金融发展布局持续优化。指导济南扎实推进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建设。青岛市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其在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交流合作、宣传推介等方面实现新突破,9月份青岛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中,最新排位第31位。烟台基金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山东省政府网: 防控重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今年以来,我省在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刘晓:今年以来,面对金融风险逐步暴露的局面,省里全面加强了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着力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大局。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完善了金融风险监控机制和防范处置督查交办制度,从发现苗头报告、处置方案实施到风险警报解除,构建了严密有力的风险防控体系。联合有关部门和各市开展了金融风险排查工作,从企业流动性、债券兑付、上市公司、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方面,进行了全领域、全口径、全方位摸排,并按照分级分类、一企一策的原则,针对主要风险隐患,建立风险工作台账,研究制定差异化防控措施。针对重点风险企业先后组织数十次专题协调会研究化解措施。支持银行业机构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在2017年处置1831亿元不良贷款的基础上,2018年继续保持较强处置力度,1-7月我省核销处置不良贷款915.3亿元。截至6月末,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收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1099.33亿元,处置603.51亿元。

  山东省政府网:现代金融业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培育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为推动金融产业做优做强、激发金融发展新动能,我省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刘晓:金融产业作为从事资金融通和信用活动的产业,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资金融通、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重要功能。为实现金融业做大做强做优,全面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引领性,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产业“6个1”协调推进体系:

  一是组建现代金融产业工作专班。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十强”产业工作专班最新建设标准,调整完善现代金融产业工作专班组建方案,明确了组织架构和组成人员。由省金融办和省财政厅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省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国资委、“一行三局”分管负责同志以及济青烟3市金融办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目前,现代金融服务产业专班成员名单已经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二是编制《现代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目前,《山东省现代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审议稿),已经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审议,拟于近期印发实施。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强金融产业更好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围绕提升融资服务效能、发挥风险保障功能、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方式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等,提出了18条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措施。三是研究组建金融智库。智库秘书处设在山东省金融学会。该学会经山东省民政厅核准登记,由全省金融系统共同创办,目前拥有67家会员单位和200余名个人会员,长期承办省重点金融科研课题的研究与评审。目前已在规划编制、政策争取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同时,建立了由15名业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四是筹建山东金融业发展联盟(联合会)。由省金融办牵头,组织省内各金融行业协会等,联合组建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围绕决策咨询、信息共享、技术推广、产品研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开展务实合作。已成立筹备工作小组,起草了联合会章程、组织框架等,并与有关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接,召开了发起人大会。目前,正在按照省社会组织管理局有关要求,进行联合会名称核准。五是启动金融领域基金设立工作。前期,我们围绕金融重点工作,研究提出了以并购重组为方向的现代金融领域母基金框架方案,并已与深创投、中银国际等多家省内外基金管理机构进行了洽谈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已有长城资本、北京同德金信、山东新业、烟台信贞添盈等多家机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金设立方案和申请报告,正在组织尽调。同时,正对现有资本市场、融资担保等原有政府引导基金进行调度整合。

  山东省政府网:下步,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请问,我省金融工作还要在哪些方面发力?

  刘晓:下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金融领域改革,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严密防控金融风险,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扎实推进金融与重点发展战略深度融合。一是加强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金融服务。落实好关于做强金融产业更好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协调推进省政府与有关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实施,争取签约更多金融机构。二是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将农村金融改革引向深入,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农业特色保险拓展、涉农交易市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等领域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和满意度。三是提升对经略海洋的金融保障水平。落实我省9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海洋强省建设金融服务的意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为海洋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经济产业链提供综合授信、贸易融资、保险担保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四是完善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协调推进体系。制定实施《山东省现代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筹划建设金融发展研究院,建立金融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加快设立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落实总部型金融机构的扶持政策。

  (二)深化地方金融改革。一是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推动城商行高标准引进优质战略投资者,实现增资扩股、优化股权结构,规范公司治理,切实管控风险。积极推进省农信联社改革,以股权为纽带构建农商行新型管理体制,以从严治党强化干部队伍管理,以审计监督完善监管约束机制,以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全行业的服务水平。放宽政策、鼓励创新,引导小额贷款、民间融资、融资担保、农村合作金融、金融属性交易市场等地方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创新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二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落实好运用资本市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意见,力争在上市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实现较大突破。推动对全省经济影响较大的大宗商品期货新品种上市,增设期货交割库。创新发展保险市场,做强做优地方法人保险机构,积极发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等领域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业务,巩固推广扶贫特惠保险成果。规范发展金融属性交易市场,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转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优化金融发展布局。统筹做好政策研究和对上争取工作,指导推动济南市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汇报,尽快完善相关金改试验区申报方案;指导推动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落地;指导潍坊市开展现代保险服务创新试点;指导鲁西南3市共同申报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绿色金融、海洋金融等试验(示范)区。

  (三)改革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动各级建立完善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厘清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支持各级充实监管力量,健全相关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相应职责。推进实施地方金融业态统一归口管理,做好典当、融资租赁等金融组织有关移交接收工作,完善配套监管措施和扶持政策。健全各类地方金融组织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推进行业标准一体化,建好用好地方金融监管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做好“证照分离”、负面清单、“双随机、一公开”、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强化地方金融组织日常监管,完善年审、备案、分类评级、现场检查等监管措施。

  (四)全力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一是持续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密切与驻鲁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机构沟通,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处置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全省金融风险形势,对企业资金链、存续债券、重大负面舆情等重点风险苗头,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工作。根据形势变化,指导有关市和省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领域风险,逐企研究完善化解方案,并督促认真落实。定期调度全省风险化解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完善风险化解工作台账。加强对全省风险企业名单动态管理,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及时应对重大舆情。建立舆情应对小组,加强与宣传、网信等部门沟通对接,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测和管控机制,针对负面失实报道及时正面发声,营造金融风险化解良好外部环境。

  山东省政府网:前段时间,“温比亚”台风使我省部分地区严重受灾,给灾区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当前灾后重建工作任务艰巨,请问我省金融系统提供了哪些保障服务?

  刘晓:高效的金融服务和有力的资金支持,对于灾区重建至关重要。在强化金融供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工作统筹推动机制。成立了由省金融办、财政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银监局、山东证监局组成的金融支持灾区重建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金融办,加强部门统筹联动,建立协调对接机制,及时、高效、统筹提供金融保障。二是加大金融政策支持。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在对灾区金融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对接,组织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了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灾区重建的通知》(鲁金办字〔2018〕115号),针对有效满足灾区信贷需求、强化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完善融资担保服务等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尽快完善保险制度的指示要求,会同省财政厅等代拟了《关于加快灾后保险理赔进度和完善农业保险政策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依法有序做好保险理赔工作,保证保险受理渠道通畅、提高理赔效率,该意见已以鲁政办字〔2018〕157号印发实施。三是组织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灾区重建。一方面,积极推动银行机构做好灾区信贷对接。对灾区大棚提档升级、毁坏房屋重建等方面的融资需求,着重通过用足用好再贷款政策、加强政银对接、创新专项信贷产品、缩短审批流程等措施,为灾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提供最广范围、最深层次、最大程度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着力抓好保险理赔。组织有关保险机构制定专项理赔方案,确保政保协同、上下联动,加快保险理赔勘察定损工作进度,充分发挥保险风险管理作用。截至10月5日15:00,全省保险理赔共接到财产保险报案 117874件,已赔付28482件,赔付金额23940.04万元;人身险报案24件,已赔付23件,赔付金额249.9万元。下步将继续做好跟踪协调和推动工作,千方百计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降低损失。

(责任编辑:佟猛)